9 月 9 日,市场监管总局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我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标准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截至目前,已正式发布人工智能国家标准 30 项,另有 84 项标准处于研制阶段,覆盖基础软硬件、关键技术、行业应用及安全治理等关键领域,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标准支撑。
过去一年,国家标准委聚焦多模态大模型、智能体、具身智能等前沿方向,加快标准供给节奏,累计发布 10 项国家标准,同时立项 48 项技术文件,有力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衔接。其中,《AI 服务器性能测试方法》《异构加速器统一接口》等标准的出台,实现了算力测评体系与软硬件接口的统一规范,进一步夯实国产人工智能生态发展基础。在国际标准领域,我国牵头立项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风险处理指南》国际标准,将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贡献 “中国方案” 与 “中国智慧”,提升我国在国际人工智能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
自 2021 年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以来,我国机器人领域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已发布国家标准 126 项,41 项标准正在研制,构建起 “基础通用、零部件、整机、系统集成、行业应用” 五位一体的标准框架,覆盖工业、服务、人形、教育等多个领域,为机器人产业规范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