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人工智能领域迎来重要突破:阿里巴巴旗下 “通义千问”(Qwen)与字节跳动旗下 “豆包”(Doubao)两大 AI 助手相继启动记忆功能内测。
此举被业内解读为国产大模型对标国际领先水平的关键动作,标志着国内 AI 助手正式从 “即时问答工具” 向 “个性化长期助理” 跨越,开启行业发展新篇章。
从行业演进脉络看,OpenAI 于今年 4 月率先为 ChatGPT 上线记忆功能,为全球 AI 助手的功能升级提供了技术参照。
此次通义千问与豆包近乎同步推进记忆功能测试,充分展现出国内科技企业在 AI 应用领域的快速响应能力,更折射出行业竞争重心的深刻转变 —— 从早期单一追求模型参数规模,转向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体验优化与功能深耕。
通义千问的记忆功能已进入小范围灰度测试阶段,据参与测试的用户反馈及曝光截图显示,其采用 “显式记忆” 设计逻辑,交互流程简洁直观:
用户可主动发起记忆指令,系统通过确认机制完成信息存储,有效保障了用户对记忆内容的参与感与控制权。
值得关注的是,俄语区部分 App 用户亦收到测试邀请,暗示该功能已启动多语言环境适配测试,为后续全球化落地奠定基础。
豆包则以规范透明的运营思路推进功能落地。10 月 10 日,其官网同步更新《隐私政策》并上线《记忆功能 FAQ》专项页面,对功能细节作出明确界定:
记忆内容源自对话文本,暂不涵盖图片、文件等附件类型;用户拥有绝对控制权,可通过设置页开关实时启停功能,亦能直接在对话中指令 “忘记特定信息”,且支持记忆内容的自主查看与删除。
针对数据安全问题,页面详细说明隐私保护机制,为功能推广构建用户信任屏障。
业内分析指出,记忆功能的落地是 AI 助手实现个性化服务的核心支撑。
正如行业研究所示,理想的 AI 助理需依托长期记忆能力理解用户偏好,减少上下文重复输入,而通义千问与豆包的技术探索正契合这一发展方向。
随着内测推进与功能迭代,国产 AI 助手将在智能创作、日常服务等场景中实现更精准的需求响应。
此次两大 AI 助手同步发力记忆功能,不仅彰显了国内大模型应用的技术突破,更预示着人工智能服务将迈入 “千人千面” 的新阶段。
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成熟,国产 AI 助手有望在个性化体验与隐私保护的平衡上形成独特优势,推动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向更高质量发展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