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天机器人或将化身作曲大师,用算法谱写下一代创意工具与版权争议的混合乐章。
OpenAI正将其人工智能技术拓展至音乐创作领域。据The Information报道,该公司正在开发一款生成式音乐工具,能够根据文本或音频提示生成歌曲和音乐作品。
这一开发项目标志着OpenAI在超越文本和视觉生成领域后,首次大举进军声音领域。
这款仍在开发中的工具旨在基于用户输入生成音乐,例如帮助用户为视频添加背景音乐,或为已有的人声轨道生成吉他伴奏。
01 合作茱莉亚:高质量数据的追求
OpenAI此次进军AI音乐生成的显著特点是与纽约茱莉亚学院学生的合作。
这些来自全球顶尖音乐学府的学生正在为OpenAI标注乐谱,为AI模型提供高质量的训练数据。
这一合作策略揭示了OpenAI对输出质量的高度重视——不仅追求算法优势,更致力于融入专业音乐知识的结构化数据。
与茱莉亚学院的合作体现了OpenAI将艺术专业知识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的持续努力,旨在创建能够辅助而非取代人类创造力的工具。
02 产品形态:独立产品还是功能集成?
关于这款音乐生成工具最终将以何种形式面世,目前仍无定论。
据报道,OpenAI内部尚未决定是将它作为独立产品发布,还是整合到现有平台如ChatGPT或视频生成模型Sora中。
这种不确定性反映了OpenAI在产品战略上的灵活考量。
将音乐生成功能整合到ChatGPT中,可立即触达其超过8亿的庞大用户基础。
而将其与Sora视频生成工具结合,则能创建一个从文本到视频再到背景音乐的一站式内容创作生态系统。
03 竞争格局:挑战谷歌与初创企业
OpenAI进入AI音乐生成领域,将直接与多家科技公司和初创企业展开竞争。
谷歌已推出了第二代音乐制作模型Lyria,并通过谷歌云向企业客户提供服务。
初创公司Suno和Udio则已成为AI音乐生成领域的新兴力量,Suno的年化经常性收入已达约1.5亿美元,一年内增长近四倍。
然而,这些初创公司目前正面临重大法律挑战。
美国唱片业协会已对Suno和Udio提起诉讼,指控他们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受版权保护的歌曲训练AI模型。
04 版权困境:AI音乐的致命挑战
版权问题是OpenAI进军AI音乐领域必须面对的首要挑战。
RIAA代表环球音乐集团、索尼和华纳音乐等主要唱片公司,起诉Suno和Udio涉嫌侵权,并要求每首侵权歌曲赔偿高达15万美元。
这些案件凸显了AI音乐生成行业面临的普遍风险。
为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OpenAI已在现有产品中采取了预防措施,例如ChatGPT不会显示某些歌曲的完整歌词。
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在Sora发布后曾表示,公司将给予版权所有者“对角色生成更精细的控制权”,并与他们分享部分生成收入。
05 应用前景:从背景音乐到完整作曲
这款AI音乐工具的应用场景广泛,涵盖从普通用户到专业创作者的多种使用案例。
个人用户可利用它为视频内容添加配乐,或为已有的 vocal 轨道生成乐器伴奏。
广告和影视行业则可借助AI工具快速创作广告歌、背景配乐,甚至模仿特定风格进行创作,大幅降低制作成本和时间。
OpenAI此前已实验过生成音乐模型——2019年的MuseNet和2020年的Jukebox。
然而,这些早期系统在范围上有限,近年来公司重心转向了文本转语音和语音转文本工具。
分析人士指出,OpenAI若能结合其庞大的ChatGPT用户基础——超过8亿用户,并整合Sora的视频内容能力,有望迅速形成AI音乐创作的生态闭环,对谷歌及新兴独角兽构成显著威胁。
然而,这条道路并非坦途,版权争议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每个AI音乐参与者头顶。
业界推测,OpenAI可能将在2026年或2027年宣布其音乐生成工具。
但无论如何,当AI能够理解和生成音乐时,它奏响的既是创新的乐章,也是版权与伦理争议的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