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在2025年7月16日北京链博会及媒体会上,高度评价中国AI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的技术突破,称其“开辟了人工智能新领域”——代理型人工智能(Agentic AI)。
一、技术革命:代理型AI重新定义产业标准
1、核心突破
·推理效率:DeepSeek通过动态任务分解算法,实现单token计算量降低70%,在消费级GPU上完成多轮复杂推理(如医疗诊断多方案生成)。
·范式升级:从"问答工具"到"任务代理",支持长期交互与自主决策(例:供应链实时优化系统)。
2、技术差异化
维度 | 传统AI | DeepSeek代理型AI |
响应模式 | 单次输出 | 多轮自我验证 |
硬件依赖 | 需H100级算力 | 3060Ti即可部署 |
适用场景 | 内容生成 | 工业闭环决策 |
二、中国AI生态三大加速器
·模型层:通义/文心/MiniMax形成"技术三角",开源模型贡献量占全球35%(GitHub 2025Q2数据)
·场景落地:自动驾驶L4级测试里程超美国3倍,医疗AI渗透率首破40%
·人才反哺:中国籍AI顶会作者占比从2018年29%升至2025年51%
三、英伟达的战略转身
1、紧急调整
·H20芯片对华供应量环比激增300%,定价策略向华为昇腾看齐
·黄仁勋公开表态:"未来5年中国将出现3家英伟达级芯片企业"
2、行业预警
·物理AI窗口期:机器人自主决策依赖代理型AI,中美技术代差或缩小至12个月
·算力博弈真相:"训练仍需H100,但推理战场正在失守"(摩根士丹利研报)
四、争议焦点
·技术瓶颈:DeepSeek在多模态推理(视频时序分析)准确率仍落后GPT-5 18个百分点
·流量悖论:官网访问延迟导致30%用户流失,但API调用量单日峰值破2亿次(矛盾体现B端优先级)
五、关键结论
黄仁勋的"技术认可是表象,生态卡位是本质":
黄仁勋对DeepSeek的盛赞,既是对技术民主化的认可(低成本推理推动AI普及),也是对中国AI生态崛起的战略回应。代理型AI的提出,重新定义了AI价值核心——从“生成答案”转向“执行任务”,为全球AI发展锚定新坐标。而其唐装现身、中文演讲的谦逊姿态,更凸显中国市场在英伟达蓝图中的关键地位。